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9月29日,长江场监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两起“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典型案例。禁捕
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一家超市水产区检查是打非断链典型否有长江野生渔获物。
7月20日,专项重庆南川区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在商贩任某的行动经营场所检查发现,玻璃缸中有活鱼销售,市市价签上写有“长江鲢鱼68元/500g”“长江花鲢48元/500g”字样。管局公布经查,两起上述所谓的案例“长江花鲢”“长江鲢鱼”实际产地为长寿区长寿湖,是长江场监人工养殖鱼。
任某在价签上以“长江”作为活鱼的禁捕产地,对消费者进行商业宣传,打非断链典型欺骗误导消费者,专项重庆其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行动性能、质量、市市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属于虚假宣传。
刘某在渝北区三亚湾水产品交易市场从事水产品批发、零售,7月份在接到下游经销商李某的订单后,从渝北区某海鲜美食排档进购胭脂鱼,先后两次向李某销售胭脂鱼10.25公斤,货值金额530.1元。经查,刘某经营养殖的国家保护类动物胭脂鱼,并未取得《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经营人工养殖的保护动物应取得农业部门的相关经营许可。胭脂鱼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类,经营人工养殖的该鱼类,应取得《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当事人在未取得《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经营保护鱼类,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的相关规定。
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一家餐饮店检查鱼类进销货台账。
自7月1日开展“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以来,至9月24日,重庆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52590人次,检查各类涉鱼市场主体81111个次,现场整改问题4992个。全市共立案12件,结案7件;移送农业部门案件线索6条、非法渔获物21只、禁用渔具138个;移送公安部门案件线索1条、涉案嫌疑人1人。
责任编辑:47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8月6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获悉,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管局开发的顺德消费维权一体化平台,经过近半年的试运行,正式进入推广应用阶段。该平台涵盖消费投诉接诉、工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目前,越来越多的适龄男女选择通过婚介公司寻找人生的另一半,但与婚介服务有关的纠纷也随之产生。近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虹口法院)受理了一起婚介纠纷案。婚介公司为征婚者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12月6日下午,2021年广西、海南、广东、福建等南部沿海四省区)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会。会上,四省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构建南部沿海区域食品安全共治共 ...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成立高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考点学校食堂专人监督检查机制,派驻业务骨干负责食品安全检查、菜谱审核、服务指导等工作。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责任编辑:24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由中华商标协会联合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名牌》杂志社、中国酒业协会等十余家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机构、新闻媒体,共同起草制定的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燕明)今年2月初,《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一个食品行业微信群里看到的一则海报称,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与黑龙江省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共同研制的我国第一种预防近视的 ...